丹江大觀苑
國家AAAA級景區(qū)
河南丹江大觀苑位于淅川縣石橋村、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一丹江水庫北岸,是河南省黃金旅游帶“南水北調中線沿線生態(tài)觀光帶”的源頭,由河南福森實業(yè)集團投資建設,集“觀賞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養(yǎng)生性”為一體的中原休閑度假勝地和祈福圣地。丹江大觀苑由多個伸入丹江湖中的小島組成,占地26.8平方公里,是丹江庫區(qū)周邊自然景觀豐富的區(qū)域,是古代楚國始都丹陽所在地、楚文化發(fā)祥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島上鳥語花香、蒼松翠柏、松針鋪地;湖中千頃碧水、煙波浩渺、天水一色;四周青山環(huán)繞、群峰聳立、驚險壯觀。景區(qū)依丹江湖沿岸而建,擁有風格迥異的萬米觀江長廊,布局合理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楚風樓、范鑫閣、世界精英館、中華長河館、文博園、中華世紀龍等50多處固定景點,錯落有致,內(nèi)涵豐富,趣韻疊加。景區(qū)游覽車觀光、湖中乘游船覽勝、空中直升機俯瞰,實現(xiàn)“海陸空”立體化觀光接待,滿足不同消費群體游覽觀光需求。
門票價格:98元/人
營業(yè)時間:8:00---17:30
聯(lián)系電話:0377-62005666
景區(qū)圖片:
導游詞:
游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生態(tài)之旅將從西區(qū)開始。此刻我們乘坐游覽觀光車,沿途會經(jīng)過藥王殿、奇石林、十二生肖廊、思源亭、報喜鳥林,到達丹江水庫邊后我們開始步行之旅,會踏上萬米觀江走廊自西向東參觀,依次經(jīng)過楚風樓、范蠡閣、懷舊林、四神獸廣場、鳳凰橋、九龍壁、龜壽瀑等眾多景點,然后穿過佛緣度橋前往觀音廣場朝拜觀音。在中原盛世觀音顯圣結束后,我們將繼續(xù)前往東區(qū)游覽,到景區(qū)游船公司乘坐游船飽覽丹江水庫壯美景色。還可到丹江雷峰塔、世界精英館、文博園、中華歷史長河、世紀龍、丹陽樓等眾多景點內(nèi)參觀,一定會讓您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藥王殿介紹】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景區(qū)的中醫(yī)藥文化展示體驗區(qū)。
在前方的棧橋上,是明代赫赫有名的藥圣李時珍。下面種植有艾草、金銀花、梔子等以“八大宛藥”為主的草本中藥材。右手邊的歇山式仿古建筑是藥王殿,展示的是中國古代杰出中醫(yī)藥學家和從丹江水庫周邊采摘的數(shù)百種中藥材,藥王殿旁邊的坐診堂,是中小學生手工制作中醫(yī)藥產(chǎn)品的教室。在我們的左前方是奇石林,目前種植有連翹等木本中藥材,是“本草園”。
學校研學團隊的學生,可進入田間地頭,進行采摘體驗。藥王殿、本草園共同構成了景區(qū)的中醫(yī)藥文化展示體驗區(qū),日常通過開展中醫(yī)藥課堂,八段錦、五禽戲練習,中藥材采摘,中藥香囊制作等活動,讓大家置身濃厚的中醫(yī)藥文化氛圍,感受南陽深厚的中醫(yī)藥文化底蘊。
【奇石林情況介紹】離開藥王殿,在我們的右前方就是奇石林,總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林內(nèi)分布上百塊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園林石的一種,有“瘦、皺、漏、透”的特點,玲瓏剔透、千姿百態(tài)、自然天成、永不重復。太湖石因最初發(fā)現(xiàn)于江蘇太湖一帶而因湖得名,分為水石和干石兩種。水石是在河湖中經(jīng)水波蕩滌,歷久侵蝕而緩慢形成的。干石則是地質時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紅壤的歷久侵蝕下而形成。這些太湖石均為干石,發(fā)現(xiàn)于淅川縣馬蹬鎮(zhèn),因此也被稱為淅川石。所以奇石林是就地取材,可以讓大家欣賞太湖石自然天成的魅力。
【十二生肖廊、激情玻璃滑漂】為了豐富景區(qū)體驗及內(nèi)涵,我們看到右手邊有十二生肖的漢白玉雕像。左手邊的峽谷里是激情玻璃滑漂,將高空玻璃和沖浪融為一體,全長2800余米,依山就勢,蜿蜒曲折,“如浪尖上的過山車”,驚險刺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情況介紹】在左手山坡上,我們看到的是景區(qū)最高建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qū)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全國移民大縣,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順利實施,淅川縣前后移民將近40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以“水”為主題,重點展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宏偉壯闊和淅川人民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情懷。
【思源亭情況介紹】隨著車子前進,在我們前方的山坡上看到的仿天壇造型的亭子是思源亭。思源,顧名思義就是飲水思源,出自南北朝有名的文學家庾信。他在《徵調曲》中寫到:“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這句話表達了他對故土的思念之情,后來演變成了“飲水思源”這個成語。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經(jīng)于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全線貫通,丹江清霖北上直達京津,惠濟沿線億萬民眾?!扒Ю锼壱痪€牽,舉杯共飲丹江水”。在此修建思源亭,是為大家提供一個觀瞻水源地、飲水思源的好去處。
【報喜鳥林介紹】各位游客朋友,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的是報喜鳥林,在我們左側有十八種珍稀鳥類的雕像,有金雕、大天鵝、大紫胸鸚鵡、大白鷺、鴕鳥、丹頂鶴、孔雀、朱鹮、紅嘴巨鷗、黑頸鶴、鴛鴦、鳳頭麥雞、中杓鶡、紅腹錦雞、東方白鸛、鴻雁、雉雞、黑嘴松雞等。水是生命之源,隨著水源地的持續(xù)蓄水,全縣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持續(xù)推進,庫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在景區(qū)之內(nèi)就時??梢娂t腹錦雞等珍稀鳥類的出沒。
【元氣仙居】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南陽調研時對中醫(yī)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景區(qū)認真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做中醫(yī)藥文化的傳播者、實踐者和開拓者,打造“中醫(yī)藥康養(yǎng)度假勝地”,目前已初步形成“生態(tài)怡神、運動怡身、康養(yǎng)怡心、文化怡情”的康養(yǎng)度假產(chǎn)品體系。
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的是景區(qū)中醫(yī)藥文化深度體驗區(qū)——元氣仙居。位于景區(qū)康養(yǎng)度假核心片區(qū)的元氣仙居,依山傍水,安逸舒適,倡導膳食養(yǎng)生,開發(fā)了特色藥膳菜譜,有特色全魚宴、養(yǎng)生藥膳、特色山野菜系等。目前元氣仙居的中醫(yī)養(yǎng)生館設計有中醫(yī)問診室、艾灸室、推拿室、(瑜伽室、)足療室、書畫室等配套服務產(chǎn)品體系。入住元氣仙居,可以呼吸水源地的清新空氣,品嘗養(yǎng)生藥膳,體驗艾灸、推拿等中醫(yī)傳統(tǒng)技藝,不失為一種愜意的康養(yǎng)度假生活方式。
【鳳凰島情況介紹】各位朋友,景區(qū)主游覽區(qū)由伸入湖中的多個半島組成,有情人島、鳳凰島、龜壽島、鹿島、鶴島等,亭臺樓閣分布其上,掩映于松柏之間。
現(xiàn)在我們要首先參觀的是鳳凰島,其實為什么叫鳳凰島,這與楚國有關系。屈原在《離騷》中寫到“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薄3耸歉哧柺项呿湹暮笠?,也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他們崇尚火中之精的神鳥“鳳凰”。淅川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楚始都丹陽城的所在地。因而,為了表示紀念,楚風樓展示淅川的楚文化底蘊;這個半島叫“鳳凰島”;連接鳳凰島和龜壽島的玻璃棧道名為“鳳凰橋”。
前方我們馬上到達西區(qū)游覽車停車場,請大家在車子停穩(wěn)之后,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一起下車,開始今天的生態(tài)之旅。
【蓮花玉情況介紹】各位朋友,現(xiàn)在在路旁的這些巨石是蓮花玉原石。蓮花玉,俗稱黑綠玉、墨綠玉。它質堅,性溫潤、細膩,在我國多用于雕刻佛像、佛具等,有祈福納祥、保健強身之功效。蓮花玉有一個神奇的特點:眼見為黑,透光為綠,磨粉為白色。但實際上玉中的黑色是次生色,原生色只有白色和綠色。后因地殼變遷,受到周圍礦物質的干擾、侵蝕,這些礦物質中的金屬離子和色素離子沿著玉的解理縫隙進行滲透遷移,使原玉“抹了黑”,使玉多呈黑綠色。黑綠玉原生礦屬于稀有礦產(chǎn),是不可再生資源,它獨產(chǎn)于中國,盛產(chǎn)于淅川龍山,也就是淅川縣的毛堂鄉(xiāng)。
【楚風樓情況介紹】現(xiàn)在我們要去的景點是楚風樓。提起楚國,大家會想到湖北。大家知道,楚國是我國先秦時期雄踞南方的大國,鼎盛時期的楚國,面積近百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是戰(zhàn)國時期中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楚國最為輝煌的歷史在江漢平原,所以有很多人將楚國的歷史定格在江漢平原和荊州。但其實淅川才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楚始都丹陽所在地。1977年丹江水庫水位下降,1979年考古專家們在庫區(qū)東岸發(fā)現(xiàn)了一座長970米、寬900米的“回”字形古城---龍城。在周邊發(fā)掘出春秋楚墓群2000余座,出土文物近9萬件,引起了國際史學界的極大關注。專家們從出土的器物及上面的銘文記載,推斷龍城就是楚始都丹陽的舊址。楚國從建國到滅亡,有800年歷史,在這8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丹陽作為國都有近400年的時間,因此淅川有豐富的楚文化內(nèi)涵。
【楚風樓講解詞】楚風樓建筑面積680平方米,總投資500多萬元,主體有三層,重檐迭起、飛檐翹角,造型優(yōu)美。外墻以深棕和朱紅色為主色調,四周有環(huán)廊、漢白玉欄桿,在松柏的映襯下顯得古樸典雅,頗有古風?,F(xiàn)在大家就可以到楚風樓內(nèi)參觀。
一樓設置的是楚國宮廷樂舞表演場景,還提供有楚國的宮廷服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穿戴楚國服飾拍照留念并到舞臺上體驗編鐘、石磬等古老樂器的魅力。二樓是楚始都丹陽城的沙盤模型以及在淅川下寺出土的主要文物的仿制品,再現(xiàn)楚始都丹陽城的風采。三樓設置的是楚王辦公的場景,并展示從“篳路藍縷”到“飲馬黃河”的楚國發(fā)展史,同時三樓也可以觀景,大家可以透過窗戶欣賞秀美的淅川山水風光。
【同根樹介紹】各位朋友,接下來,我們將前往丹江口水庫邊,沿著萬米觀江長廊走一走。請各位上下樓梯時看好腳下,注意安全,小心慢行。
沿樓梯而下,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雙黃連”。這是同根生的黃楝樹,因為同根生,所以就給它起名為“雙黃連”。當然,“雙黃連口服液”并非由這種樹制作的,它主要由三種藥材制作而成,一字一藥,“雙”指的是雙花,也就是金銀花;“黃”指的是黃芩;“連”指的是連翹。其實景區(qū)有很多樹木都是同根生的,因此有些樹木我們就給它取了名字,如“姊妹松”、“兄弟柏”、“雙黃連”等。
【丹江水庫及小三峽情況介紹】沿石階而下,就來到水邊,在這里我們舉目四望,可以看到前方群山連綿起伏,水面碧波蕩漾,這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水庫。丹江水庫最高水位170米,最大水域面積1050平方公里,最大庫容290.5億立方米,其最寬處寬約50華里,水天相接,煙波浩渺,被譽為“內(nèi)陸的太平洋 ”、“流動的黃金?!?。今天丹江口水庫的實時水位是 米,實時庫容是 。
現(xiàn)在我們右側看到的就是丹江小三峽,它是丹江水庫南起石橋、北接白渡灘的庫水狹窄處,上下蜿蜒20多公里,最窄處不到百米,分別是雁口峽、太白峽和云嶺峽。丹江水流進這里,形成高峽出平湖、碧水繞青山、峰回水轉的秀美風景。丹江小三峽雖然沒有長江三峽的磅礴氣勢、雄偉壯觀,但它幽深、秀麗,充滿著傳奇和神秘色彩,乘舟置身于此,會讓你感受到“山在水中走,人在畫中游”的醉人心境。
【萬米觀江長廊情況介紹】現(xiàn)在大家隨我一起踏上的是萬米觀江長廊。萬米觀江長廊全長16360米。長廊上的廊亭建筑,綜合了國內(nèi)不同的廊式建筑,有古樸典雅的楚風廊、色彩絢麗的彩繪長廊,還有融于自然的生態(tài)長廊等等。走在長廊上,您不僅可以欣賞到不同的廊式建筑,還可以近距離的觀賞丹江秀水。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的這段長廊就是楚風廊。楚國人崇尚紅色,我們看到它以朱紅色為主調,在周圍松柏的映襯下,顯得古樸典雅,頗有古風。上方是出自楚國的成語,我們也可以看一下。
【順陽亭情況介紹】前方我們看到的亭子是順陽亭。在淅川境內(nèi)曾有三大平川,分別是順陽川、板橋川和淅川,其中順陽川全長約30公里、寬25公里,是淅川境內(nèi)最大的一條平川,也是淅川曾經(jīng)最為繁華的地方之一和水旱碼頭,但是因為南水北調工程,順陽川已經(jīng)完全被淹沒在漫漫丹江水下。為了紀念順陽川,故而名為順陽亭。
【丹江水庫三大原因介紹】各位朋友,提到南水北調工程,其實早在1952年,毛主席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985年胡耀邦視察丹江水庫。1996年國務院秘書長羅干視察丹江水庫并親口品嘗了丹江水,連連稱贊丹江水真甜啊。2002年溫家寶視察丹江水庫??赡苡信笥褧?,像中國有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水庫,為什么丹江水庫能夠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源頭呢?這實際上是經(jīng)過半個世紀的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丹江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有三大重要的原因:一是水源充足,丹江水庫每年入庫量超出400億立方米,最大庫容可達到290.5億立方米,目前庫區(qū)蓄水量就已經(jīng)達到200億立方米,而年均調水量為95億立方米,因此水量是非常充沛的。二是水質好,無污染。丹江水源自山間,沿途沒有廠礦企業(yè),水質清純、無污染。目前庫區(qū)水質已達到國家二類水標準,作為生活用水非常理想。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丹江水庫,在觀察了從丹江水庫取出的水樣后,作出了高度評價:“這水品質不錯”。三是地理條件優(yōu)勢,投資適中。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的最高水位線是147.38米,而渠尾北京頤和園團城湖的最高水位是48.57米,這自然的落差,使得完全可以自流輸水,不用提灌加壓,減少了巨額投資。水多、水好、地理條件優(yōu)勢,這就是丹江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三個重要原因。
【王莽腳、劉秀手介紹】各位領導,南陽有著楚風漢韻。在我們左手邊看到的是“王莽腳”和“劉秀手”?,F(xiàn)在我們所處的地方是淅川縣的馬蹬鎮(zhèn),是丹江古河道的一個碼頭,相傳王莽攆劉秀時追到這里,劉秀眼看就要被追上,就急中生智,將馬蹬子扔在這里,而自己向相反的方向逃跑,這個馬蹬子果然起了作用,使劉秀躲過了追兵,后來劉秀做了皇帝,老百姓就稱這個地方為馬蹬。這是流傳久遠的地名。
“王莽腳”、“劉秀手”就是說在王莽的窮追不舍下,劉秀面對滔滔江水無舟可乘,無路可逃,于是棄馬攀崖,用力攀爬時留下了那只大手印。待王莽追來時,不見劉秀蹤跡,氣急敗壞,捶胸頓足,此地便有了那只深深的腳印。這其實是根據(jù)當?shù)氐膫髡f在這兒進行演繹,采用夸張的手法,供大家回味和想象。
【丹水廊介紹】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這段長廊是丹水廊。它是水榭的造型,丹水廊上觀丹水,我們向下可以看到丹江水是非常的清澈。丹江水庫是因為網(wǎng)絡了丹江水和漢江水而得名。
【丹江介紹】我們可以看到在沿江護欄的欄版上刻有文字,這些是人們詠丹江、詠淅川的作品。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丹江的中下游。丹江,古時也稱黑水、粉清江,后因堯帝長子丹朱治水有功,死后葬于此地而改名為丹江。它發(fā)源于陜西秦嶺的鳳凰山,經(jīng)商南縣的月亮灣進入淅川境內(nèi),經(jīng)丹江小三峽后再由這里向南流向湖北,注入漢江,是漢江最大的支流。丹江全長378.6公里,古時也有“八百里丹江”之稱。
古時,丹江南連吳楚,西接秦晉,是關中地區(qū)通往江漢平原的要道。根據(jù)我國最早的地理書籍《禹貢》的記載,早在戰(zhàn)國時期,丹江就已經(jīng)通航,后繁榮于兩漢魏晉時期,鼎盛于唐、元、明、清,直到民國初年??梢哉f在京漢和隴海鐵路沒有修建之前,丹江就是我國東南和西北商業(yè)交通的要道?,F(xiàn)在由于丹江水庫的修建和上游水流的減少,我們已經(jīng)看不到過去那種客商船只來往如麻、百舸爭流的繁榮景象。淅川過去地肥水美,又加上丹江水路交通比較便利,所以引得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很多贊頌丹江、贊頌淅川的詩篇,大家可以邊走邊欣賞。
【丹江第一帆介紹】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丹江第一帆”,上面是風帆的造型,下邊堆滿了從江里淘出來的鵝卵石,置身于此,仿佛來到了漫漫河灘之中。鵝卵石有按摩腳底、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功效。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腳先衰,要想人不老,按摩先按腳”。今天我們來到這里,可以做一下足療。馬蹬鎮(zhèn)是古時重要的水旱碼頭,在這里可以讓大家重溫先輩們在沒有機械化的時代揚帆遠航的場景,同時也有祝福大家生活、工作都可一帆風順的寓意。
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到夕照亭上稍事休息,這里是苑區(qū)最佳觀景點之一,大家可以在這里看到丹江水庫的最寬處和最窄處,對比鮮明。丹江水庫,始建于1958年,橫跨豫、鄂兩省,是我國目前功能最全、效益最佳的特大型水庫之一,周總理稱它為“全國唯一五利俱全的大型水庫”。水面最寬處為原李官橋一帶,東西寬50華里;最窄處為丹江小三峽峽谷地帶,僅60余米;最深處在太子山以下省界一帶,達80余米;庫水最高溫度27℃,最低溫度4℃;庫區(qū)四周群山聳峙,湖光山色,碧波萬頃。它作為水源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億萬群眾源源不斷送去生活用水,并兼顧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nóng)業(yè)用水。此時,憑欄遠眺,可以看到山水風光秀麗。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三戶坊介紹】淅川是范蠡文化之鄉(xiāng)。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三戶坊,這是為了紀念商圣范蠡而建的,范蠡是楚宛三戶人。而三戶之中,屈氏,最有名的人物是屈原。淅川見證了楚國的發(fā)展壯大,也見證了楚國從大國到滅亡的轉折。左邊墻壁上的浮雕是楚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和他在丹江岸邊寫下的《國殤》?!秶鴼憽肥乔瓰榧o念春秋秦楚丹陽大戰(zhàn)而作。古戰(zhàn)場現(xiàn)在的位置大體就在淅川縣大石橋鄉(xiāng)的柳家泉、盛灣的興化寺以及馬蹬一帶的丹江沿岸,也就是丹江小三峽的上游。屈原在被流放漢北時,到此登岵山憑吊因為秦楚大戰(zhàn)死去的八萬楚國將士,感慨萬千,揮淚寫下千古絕唱--《國殤》。詩篇高度頌揚了楚國將士為國作戰(zhàn)、英勇獻身的愛國精神。詩文共18句,每句七言。先寫作戰(zhàn)情景,后寫犧牲者的頑強戰(zhàn)斗精神,詩風清新剛健,表現(xiàn)出浪漫主義的英雄氣概。
【范蠡介紹】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的是蠡廊。淅川是楚國名人—商圣范蠡的故鄉(xiāng)。范蠡,春秋末戰(zhàn)國初楚宛三戶人,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大商人。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被后世尊為“商圣”,奉為“財神”。
范蠡一生非常傳奇。他本來是楚國人,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他與文種離楚赴越,共同輔佐越王勾踐,并花費二十年時間幫助越王勾踐興越滅吳,使得越國成為當時霸國,后來又功成身退,泛舟五湖而去。廣場中間就是范蠡與西施泛舟五湖的雕塑。他到達齊國后,改名為“鴟夷子皮”,白手起家,從事鹽業(yè)、漁業(yè)等,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富翁,齊王聽說后想要拜范蠡為相,他卻認為“居官則致卿相,居家則致千金,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其名,不祥?!北阒x絕了相印,把大批的金錢和物品分給老百姓,然后悄悄離開齊國來到宋國的陶地。在陶地,他自稱陶朱公,從燒陶入手,帶動了一大批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涉及農(nóng)、林、牧、副、漁各業(yè),最后終老于陶地。司馬遷說“范蠡三遷,皆有榮名”,這就是商圣范蠡“居官為卿相、居家則富翁”的傳奇故事。
【范蠡廣場情況介紹】穿過蠡廊,我們就來到了范蠡廣場。接下來我們一起到望江亭觀江。望江亭是苑區(qū)觀看丹江水庫的最佳觀景點之一,望江亭上望江流,可以說是別有一番感受。在這里可以看到丹江水庫的最寬處,寬約50華里,水天一色,煙波浩淼,被人們稱為“小太平洋”,可謂是浩浩蕩蕩,納千頃于汪洋。旁邊是天外飛仙等體驗項目,可一化身瀟灑劍客或者飛天仙子,凌空于水面之上,感興趣的話也可以體驗。
【范蠡西施雕像】現(xiàn)在大家在廣場正中看到的是范蠡和西施泛舟五湖的塑像,基座上刻有范蠡與西施的介紹。范蠡,春秋末戰(zhàn)國初楚宛三戶人,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大商人。西施,原名夷光,又名西子,浙江諸暨苧蘿村人。范蠡在越國兵敗后和文種一起制定“滅吳七計”,其中一計便是“美人計”。為實施美人計,范蠡在越國遍尋美女,尋訪到了德才貌兼?zhèn)涞匿郊喤魇樽屛魇┏錾耐瓿扇蝿?,范蠡花費三年之功,按照吳王夫差的喜好培養(yǎng)西施,教西施歌舞、步履、禮儀等等,由于朝夕相處,兩人日久生情,但為了國家利益,西施以身許國,由勾踐獻與吳王夫差。等到吳國滅亡之后,范蠡激流勇退,帶著西施泛舟而去。
范蠡在棄官從商后,19年間三成巨富,又三擲千金,把財產(chǎn)分給當?shù)氐呢毭癜傩眨艿绞廊藧鄞?,被供為“商圣”,被封為“財神”。范蠡?jīng)商主張經(jīng)商要先富,先富帶后富,而后富行其德,接下來我們就到范蠡閣去了解一下。
【范蠡閣講解詞】我們前方看到的范蠡閣,整體建筑風格為楚國的建筑風格。進入范蠡閣,一樓是商界奇才館,首先看到正中供奉的是商家始祖范蠡的坐像,來到范蠡的故鄉(xiāng),可以拜一拜財神爺。左右兩邊看到的是歷史上八位有名的經(jīng)商能者。二樓為我們大家展示范蠡的從政生涯,再現(xiàn)吳越爭霸中的檇李之戰(zhàn)和姑蘇之戰(zhàn)的戰(zhàn)爭場景。三樓展示的是范蠡的經(jīng)商生涯。通過沙盤,我們就可以了解范蠡先后從事過那些商貿(mào)活動。同時房間墻壁上的竹簡上展示的則是范蠡留給后人的經(jīng)商秘籍,大家都可以看一看。四樓展示的是美女西施的3組塑像,向我們介紹范蠡與四大美女之首西施之間的一段傳奇愛情故事。
范蠡的一生有四大美事是讓人非常羨慕的:在政治方面,“居官則至卿相”,在從商方面,經(jīng)商做到億萬大富翁,又與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相伴,不管經(jīng)歷多少坎坷曲折,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而且范蠡活到了88歲,88歲別說是古代就算是現(xiàn)代也是非常長壽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范蠡其人,可以這樣說:他治國有略、治軍有方、治家有術、治財有道,可謂是“千古奇人”。
【懷舊林介紹】各位游客朋友,穿過范蠡閣,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景區(qū)獨具特色的景點——懷舊林。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qū)和渠首所在地,是河南省唯一的移民遷出區(qū)和重要移民安置區(qū)。走進懷舊林,可以體驗一下移民曾經(jīng)的生活方式,感受一下淅川移民精神的偉大,這也是懷舊林項目建設的初衷和目的。景區(qū)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走訪丹江岸邊的移民搬遷區(qū),專門收集了移民們離開故土前曾使用過的石磙、石磨、石臼、石槽等,建成了懷舊林。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的銘牌上介紹了這是從哪個村子收集、主要用途、使用材質、大致打鑿年代等。這些原始工具都經(jīng)歷過漫長的時光洗禮,也見證了淅川移民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拋家舍業(yè)、遠走異鄉(xiāng)的感人壯舉。特別是移民來到這里,能夠睹物思鄉(xiāng),回首過往,意義深遠。
這些原始的工具,大家都可以體驗一下。(這是石磨,磨的發(fā)明者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家魯班。它通常由兩個圓石做成,主要用于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或漿。磨是平面的兩層,兩層的接合處都有紋理,糧食從上方的孔進入兩層中間,沿著紋理向外運移,在滾動過兩層交接面時被磨碎,形成粉末或漿。
這是石碾,石碾是一種使谷物破碎或去皮的工具,由碾盤、碾磙子、碾框、碾棍等組成。碾盤中間有一個洞,里面插著一根木柱,是整個石碾的中心軸。碾磙用木框框著,木框上插一根長長的木棍,用來推碾,逆時針一圈又一圈地推,直到谷物去皮、粉碎為止。
這是石臼,石臼常用于砸、搗、研磨藥材、谷物糧食等,是古代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在電氣化生產(chǎn)以前,人類的谷物糧食主要是通過這種生產(chǎn)工具加工成食品。如今,在中國的許多鄉(xiāng)村,被淘汰使用的石臼仍舊被完好保存著,成為許多人懷舊的對象。
這是石槽,石槽在農(nóng)村幾乎家家都能見到,常作為牲畜的“飯碗”。據(jù)說石槽有一個神奇的功效,草料放在里邊不容易霉變,即使在夏日炎炎,牲畜吃不完的的草料也可以儲存到第二天而不會變質酸敗,而且用老石槽養(yǎng)魚不用換水,可常年保持水質不變。)
丹江水庫下面淹沒了眾多淅川移民的故鄉(xiāng)。丹江水庫初期建設時,淹沒淅川土地54.34萬畝,淹沒淅川老縣城和14個大小集鎮(zhèn),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按時價折算達7.4億元,從1959—1978 年,先后動遷人口20.2萬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實施,淅川再次動遷人口16.5萬人(其中外遷14.6萬人,涉及南陽、平頂山、漯河、許昌、鄭州、新鄉(xiāng)6個地市24個縣市區(qū)155個安置點;內(nèi)安1.9萬人,涉及7個鄉(xiāng)鎮(zhèn)56個安置點),淹沒土地22.96萬畝,直接經(jīng)濟損失近百億元。2011年,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河南省主要領導的陪同下一起視察丹江水庫,在品嘗完丹江水、了解移民貢獻后,即興賦詩一首:“南水北送真輝煌,最動情是離故鄉(xiāng),清水滋潤京城日,共贊豫宛好兒郎”,對淅川移民的奉獻精神給予充分肯定。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為淅川移民點贊。2021年5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淅川考察時再一次對淅川移民的奉獻精神給予充分肯定,習近平總書記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吃水不忘掘井人,你們就是掘井人!我代表黨中央感謝你們!”目前,淅川移民“忠誠擔當,大愛報國”的精神仍在這片土地上延續(xù)、傳播!
(出范蠡閣也可走觀江長廊)
【彩繪長廊情況介紹】各位朋友,接下來我們沿著長廊繼續(xù)參觀。整個景區(qū)的道路曲折迂回,各個景點由長廊連點成線,不僅別有一番情趣,而且長廊的風格也各不相同?,F(xiàn)在我們走過的是彩繪長廊,彩繪長廊最早起源于北京的頤和園,在廊體上方可以看到很多的山水人物彩繪,可供大家邊走邊欣賞。
【藥文化長廊介紹】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的這段長廊就是藥文化長廊。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的山連綿起伏,屬八百里伏牛山余脈;這里的水清澈無比,屬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在這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下,孕育了眾多的中藥材,可以說是天然的中醫(yī)藥寶庫。我們可以看到這邊的欄板上為我們介紹了很多藥材的名稱、使用價值等,這些中藥有的還是藥食兩用的,比如:酸棗、枇杷、石榴、櫻桃等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景區(qū)西區(qū)就是以中醫(yī)藥文化為主題。
現(xiàn)在在我們左手邊看到的這種植物叫做火棘,它不僅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而且觀賞性也極強。它是四季常青的,在春天的時候開淡白色的小花,果實在9月底變成紅色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是春季看花,冬季觀果,可以用來制作盆景的植物。
【竹廊介紹】現(xiàn)在我們走在生態(tài)長廊—竹廊內(nèi),左手邊是景區(qū)種植的窩竹。竹子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是高雅情操的象征。古人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讓人瘦,無竹使人俗。竹子是節(jié)節(jié)長高的,在這里祝福大家能夠像竹子一樣節(jié)節(jié)高升。
【四方神獸情況介紹】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到達的是苑區(qū)標準指南針的位置—四神獸廣場。這里是游客集散地,旁邊提供有特色商店、餐飲、衛(wèi)生間、游覽車等服務,可以在這里稍作休息。如果轉向的話,也可以在這里校正一下。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了二十八個星區(qū),由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青龍,東方之神,朝正東方向;白虎,西方之神,朝正西方向;朱雀,南方之神,朝正南方向;玄武,北方之神,朝正北方向。四神獸周邊是對應的十二星座、二十四節(jié)氣、十二生肖、二十八星宿和二十八星宿圖。
【鳳凰橋介紹】各位來賓,休息過后,我們現(xiàn)在將穿過鳳凰橋,到達對面的龜壽島參觀。鳳凰橋是連通鳳凰島和龜壽島的一架懸索橋,中間采用透明玻璃。走在橋上,我們可以看到腳下就是碧波蕩漾的丹江水庫,給人別樣的視覺感受。其實,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會發(fā)現(xiàn)鳳凰橋是特別招鳥類的喜歡,每個字上面都有鳥筑窩。旁邊是步步驚心體驗項目,一步一空,驚險刺激,感興趣的也可以挑戰(zhàn)一下。
【九龍壁情況介紹】各位朋友,走過鳳凰橋,現(xiàn)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帝師劉伯溫的雕像。劉伯溫,名基,字伯溫,是現(xiàn)在浙江省麗水市文成縣人。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是幫助朱元璋奪得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謀士。在劉伯溫后方我們看到的是九龍壁。龍是中國人信奉的圖騰,龍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中國自古就有“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傳說。龍生九子的傳說由來已久,但它們怎么會留在人間各司一職,就要從劉伯溫說起了。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zhàn)火不斷,饑荒遍地。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并賜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但龍王事務繁多,因此派出了九個龍子相助。九龍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他們跟隨劉伯溫征戰(zhàn)多年,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奪得了皇位。當它們功德圓滿準備返回天庭復命時,明成祖朱棣這個野心極大的帝王卻想永遠把它們留在自己身邊,安邦定國,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為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但九子乃是神獸,頓時呼風喚雨,大發(fā)雷霆。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用計。他對九子老大赑屃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們走?!壁P屃一看原來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原來,神功圣德碑是記載“真龍?zhí)熳印鄙八龉Φ碌?,因為功德是無量的,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zhèn)四方神鬼,所以老大背不起來。八子眼看大哥被壓在碑下,不忍離去,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fā)誓永不現(xiàn)真身。朱棣雖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般的神獸。劉伯溫得知此事后,也棄朱棣而去,脫離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轍,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接下來請大家隨我一起來認識一下九龍子,他們的名字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見。這位就是老大赑屃,讓赑屃承載千秋,托舉后人;讓狻猊給人們帶來吉祥和好運;讓蒲牢為人間常敲警鐘,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讓饕餮保佑人們吃喝不愁,健康長壽;讓椒圖保佑人間平平安安,和諧相處;讓鴟吻適時降雨,防治天災;讓狴犴仗義執(zhí)言,秉公執(zhí)法;讓睚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讓跋狎常撒甘露圣水,惠濟眾生。在中間我們看到的是老大赑屃,據(jù)說摸摸它的頭,一生不用愁,摸摸它的頸,一生不生病,摸摸它的背,健康又長壽,非常靈驗的,今天有幸到此,大家一定要摸一下,沾一沾赑屃的靈氣。在這修建九龍壁也是希望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能夠永遠實施,造福子孫后代,造福龍的傳人。
【龜壽島介紹】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到達的是龜壽島。接下來我們將沿著龜壽島走一走。上下臺階時請看好腳下、注意安全。龍、鳳、龜、麒麟并稱為四靈。龜是健康長壽的象征。龜壽島的核心是龜壽瀑,有闔家幸福、健康長壽的寓意。上方的云窟,為古樹造型,登高望遠,可以讓我們“極目楚天舒”。
【草廊介紹】各位朋友,前方我們所看到的是仿生態(tài)長廊草廊。它蜿蜒于龜壽島上,有機的與自然融為一體,讓我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
【景區(qū)輪廓分區(qū)、新業(yè)態(tài)】各位朋友,景區(qū)主游覽區(qū)就是由伸入水庫的多個半島組成,有情人島、鳳凰島、龜壽島、鹿島、鶴島等,亭臺樓閣分布其上,掩映于松柏之間。景區(qū)以丹江秀水為背景,融山水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既能讓大家在靈山秀水中感受到回歸自然的淳樸,又能讓您品味到丹淅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目前景區(qū)分區(qū)合理,主題明確,動靜結合,形成中醫(yī)藥康養(yǎng)為主題的西區(qū)、水文化體驗為核心的中區(qū)、親子運動休閑的東區(qū)、花卉林果采摘觀賞體驗區(qū)等四大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就是中區(qū)。
【龜壽瀑情況介紹】穿過草廊,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龜壽瀑。龜與龍、鳳、麒麟并稱為四大瑞獸,是健康長壽的象征,石壁上三個大紅色的“壽”字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合家歡樂”。我們看到的這道瀑布高16米,寬38米,引丹江水循環(huán)流動,寓意丹江水源源不斷、永不衰竭。在龜壽瀑前水潭內(nèi)我們看到的是壽龜一家,正齊聚一堂,共同祝愿來到這里的游客朋友們健康長壽、平安吉祥。(我們可以向壽龜投幣許心愿:投中壽龜?shù)念^,多福又多壽;投中壽龜?shù)谋?,長命又百歲;投中壽龜?shù)奈?,好運追到尾。)
接下來我們一起到長壽亭休息片刻。丹江大觀苑景區(qū)是由數(shù)個深入水庫的小島組成,整體為半環(huán)狀的天然港灣。這里依山傍水,自然環(huán)境得天獨厚,也是丹江邊最佳的拍攝取景地,如CCTV4遠方的家--江河萬里行攝制組、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和民生頻道攝制組都曾到這里取景錄制。由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于2014年12月份全線貫通,丹江甘霖清流北上直送京津,沿途二十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問題得到緩解,所以這里也是觀瞻水源地、飲水思源游的最佳去處。丹江大觀苑景區(qū)也是上級領導關注的焦點,曾成功接待了曹剛川、回良玉、杜青林等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
【中原盛世觀音情況介紹】站在長廊上,右手邊可以看到的就是苑區(qū)亮點景觀--中原三面盛世觀音。觀音菩薩在佛教里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她在西方極樂世界協(xié)助阿彌陀佛接度往生,在現(xiàn)實世界幫助釋迦牟尼推行教化,能顯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的秘密神咒。據(jù)說她所顯妙容,所說神咒能使眾生無畏,所以信眾都尊稱她為施無畏者。觀音,全稱觀世音,別稱觀自在或觀始自在,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日為觀音的圣誕日。那為什么我們會在丹江邊建設如此壯觀的中原三面盛世觀音?其實,在江對面的淅川縣倉房鎮(zhèn)白崖山萬山環(huán)抱之中,有一座千年古剎香嚴寺,它始建于大唐開元二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與當時的白馬寺、相國寺、少林寺并稱為中州四大名寺,規(guī)模宏大,分為上寺和下寺兩個部分,但是由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下寺已經(jīng)被淹沒在漫漫丹江水庫之下了,所以,在此建如此壯觀的觀音,是對下寺佛文化的傳承。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的是佛緣度橋,取佛度有緣人的含義。穿過佛緣度,我們將到達觀音廣場。
佛文化廣場由佛文化長廊、觀音廊、拜佛臺、祈福亭等幾部分組成,總面積75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上萬余人參拜禮佛。佛文化長廊環(huán)繞廣場而建,上面刻有各種造型的佛教圖案、詩詞、對聯(lián)等,可以說內(nèi)容詳實,能讓大家在休閑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觀音廊內(nèi)展示觀音三十二化身和八大金剛、八大明王,莊嚴肅穆,大家可以認識一下。
廣場中心是中原三面盛世觀音雕塑群,整座雕塑群主要由“三面觀音像”、“蓮花寶座”、“觀音三十二化身”、“四方佛四力士”、“生肖噴泉”五部分組成,是采用聲、光、電技術的綜合動態(tài)雕塑群。眼前這座金黃色的建筑就是中原三面盛世觀音的底座,該底座共由三部分組成,上面部分為蓮花寶座,共分三層,按階梯狀分布。“蓮花寶座”下邊是“觀音三十二化身”雕塑,共分兩層,每層十六個觀音化身,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下面為“四方佛和四力士”,外觀為八面體,四方佛、四力士交叉站立,造型莊嚴肅穆,顯示出護衛(wèi)佛法、造福蒼生的大無畏氣概。整個雕塑群立于蓮花狀水池中,水池中間設有噴泉系統(tǒng),水池周邊均勻的分布著形象逼真的銅鑄十二生肖雕塑。
當觀音顯圣儀式正式開始,蓮花池中的音樂噴泉隨著佛樂進行跳躍,隨后觀音像會伴隨佛樂冉冉升起,此時觀音所站蓮花寶座四周開始噴出柱狀水柱為觀音洗塵,當觀音升至最高時,柱狀水柱最后一次為觀音洗塵,觀音所持凈瓶開始向下噴灑佛法甘露圣水,當圣水落入水池后,十二生肖口中開始噴水。觀音正式顯圣。待會兒我們可以找自己的生肖屬相,接飲自己生肖屬相噴出來的水。可以洗洗手、洗洗臉,也可以直接飲用,保佑您?;垭p收、平安吉祥。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看到觀音已經(jīng)顯圣:中原三面盛世觀音一體三尊,一面手持經(jīng)卷,具有普度眾生、指點迷津之寓意;一面手持金釵,具有治病救人、救災救難之寓意;一面手持凈瓶,具有甘露遍灑、惠濟萬眾之寓意。
接下來我們到觀音像周邊走一走。在順時針繞佛的時候,大家可以找一下自己的生肖屬相,用水洗洗手、洗洗臉,洗去塵世的煩惱;接點兒水,品嘗一下,保護您?;垭p收、平安吉祥。
【觀音禪院情況介紹】各位朋友,下面請隨我到觀音禪院內(nèi)游覽。觀音禪院總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兩進院落,依地勢而建,逐層升起,所有主體建筑沿中軸線自南向北排列,依次是天王殿、大佛殿、觀音殿等幾個部分。整座禪院精致、典雅又不失佛家莊嚴。
我們進的第一個殿是天王殿,迎門而坐的就是家喻戶曉的大肚彌勒佛,他告誡世人:心量要大,笑口常開,笑面迎人。把他放在正中,就是教大家生平常心,常帶喜悅的像,無論走到哪里都一團歡喜。元末明初時,很多農(nóng)民起義都打著彌勒的旗號,據(jù)說朱元璋曾做過和尚,最終坐了天下,他認為是得助于彌勒而做了皇帝,便下旨請彌勒迎門而坐。這就是“初入山門、先參彌勒”的原由。
殿內(nèi)兩側是四大天王,即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代表智慧;北方多聞天王,手持一把傘,代表要多聽;西方廣目天王,手持一條蛇,代表要多看;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代表要講中道。佛教認為四大天王是護法神、守護神,他們擔負著護佛、護法、護僧、護國、護眾生的職責。老百姓則認為他們代表“風、調、雨、順”,保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眾生平安。墻面彩繪是二十諸天的形象,是佛教的護法金剛。
彌勒佛背后是佛教寺院的守護神韋馱,手持金剛杵,穿甲戴盔,佛祖賦予它保護寺院和佛、法、僧三寶安全的任務。金剛杵杵地,代表寺院較小是非接待寺,不能為游方的僧人提供食宿。
穿過天王殿,在左右兩側我們看到的就是齋堂,也就是吃飯用餐的場所。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大佛殿,左右兩側分別為鐘樓和鼓樓。晨鐘暮鼓。據(jù)佛經(jīng)中記載,人生有108種煩惱,每撞一次鐘,就能去除一種煩惱,撞完108下,你就能去除人生的108種煩惱,所謂“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也就是聽到鐘聲能解除煩惱,增長智慧。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他的左右兩側是他的兩個弟子,其中少者阿難,長者迦葉。后面的火焰板是佛教的八寶圖,大殿兩側是眾菩薩和十八羅漢聽經(jīng)的場面。在佛祖背后是童子拜觀音的場景。
前方我們看到的是觀音殿,在觀音殿正中我們看到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佛教觀音之一。殿內(nèi)墻壁上繪制的是觀音的本跡圖、普門品、普度眾生圖等,兩側擺放的是6尊觀音的常見化身,分別為送子觀音、送福壽觀音、施藥觀音、如意觀音、增智觀音、持經(jīng)觀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拜一拜。
(可選直接前往碼頭,或者走沿江廊后前往碼頭)
各位朋友,感受完博大精深的佛文化之后,讓我們繼續(xù)今天的生態(tài)之旅。接下來我們將漫步江邊,欣賞中國古典詩詞,參觀四海龍王宮,再前往游船中心乘坐游船,然后將乘小火車到丹江雷峰塔、世界精英館和中華歷史長河參觀。
【中華詩詞長廊】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經(jīng)典燦若星河,詩詞歌賦更是鑲嵌在其中的璀璨明珠。從上古時代的《彈歌》開始,詩歌已經(jīng)在我國延續(xù)五千年左右,先后歷經(jīng)詩經(jīng)、楚辭、漢賦、漢樂府、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等,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學史的輝煌。
正是因為有了經(jīng)典文化、詩詞歌賦,才有了我們的生活詩意盎然,它是我們每個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絕的動力。景區(qū)以丹江秀水為背景,匯集詩詞歌賦經(jīng)典佳句三百一十二篇,可讓我們在漫游于丹江岸邊時,潛移默化中領略詩詞歌賦之美。
【四海龍王宮】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到了四海龍王宮。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在中國神話傳說中,龍王是統(tǒng)領水族的王,能生風雨,興雷電,職司一方水旱豐歉。
四海龍王宮建筑整體為圓形,取古人“天圓地方”的思想,寓意四海龍王可上通天意。宮內(nèi)墻壁上四海龍王分別位列東、南、西、北四方,蝦兵蟹將侍立其左右,頂部飾以王母蟠桃盛宴場景,空中飛仙翩翩起舞,海底龍神司雨,呈現(xiàn)了一幅“天地合一”的祥和之景。景區(qū)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水庫岸邊修建“四海龍王宮”,供四海龍王于一處,與龜壽島遙相呼應,呈抱月之勢,忠實拱衛(wèi)中原盛世觀音,護佑一渠清水送京津。
在我們的正前方就是龍王亭,也是苑區(qū)深入水庫距離最遠的景觀。它凌空于水面之上,三面環(huán)水,江風習習,接下來請大家到棧橋上更近距離的感受丹江水庫的煙波浩渺。
各位游客朋友,在感受過丹江水庫的煙波浩渺后,接下來我們將繼續(xù)沿觀江長廊漫步,前往景區(qū)的游船服務中心。
【生態(tài)環(huán)保介紹】各位朋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內(nèi)在要求”。一路過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庫區(qū)植被非常茂盛。沿途我們看到的這些松樹和柏樹大部分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工造林和飛播造林的時候存活下來。其實可以看到,這里的土壤很貧瘠,在景區(qū)啟動建設前,沿線很多區(qū)域多為荒山禿嶺和不宜林地,森林覆蓋率不到50%,植被較差、水土流失較為嚴重。
景區(qū)自開工建設以來,始終堅持 “在保護中開發(fā),在開發(fā)中保護”,在綠化方面動用大量人力和物力,投資8000余萬元,種植各類植被,所以在道路兩側以及景區(qū)很多地方您都可以看到有非常多新栽的植被,如竹子、香樟樹、紅葉石楠、法國冬青、女貞、棕櫚等。同時,我們在景區(qū)內(nèi)廣泛種植金銀花、連翹、山茱萸等各類中藥材,改變了原有林相單一的局面,使景區(qū)周邊植被覆蓋率達到96%以上,極大地改善了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為了保護丹江水質,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確保一湖清水送北京,景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作會一直進行下去。我們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是:不讓一滴污水流入丹江水里,不讓一平方土地裸露無植被,確保一湖清水永濟京津。
現(xiàn)在,隨著淅川縣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持續(xù)推進,水源地的環(huán)境在不斷改善。目前,在庫區(qū)周邊有眾多的珍稀動植物棲息繁衍,有野生動植物3494種,其中朱鹮等國寶級珍稀動植物80余種。
【游船服務中心介紹】各位游客朋友,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達游船服務中心。李白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狼?,今天我們來到被贊譽為“內(nèi)陸的太平洋”、“流動的黃金?!钡牡そ畮?,“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么接下來,我們就換車為船,開啟我們的水上之旅,感受下水源地的美麗風光。
【東區(qū)介紹】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對面是親子運動休閑的東區(qū)。在這個半島上,分布著三個人文景點:分別是可以帶我們穿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攬五洲勝景、藏世界精英”的世界精英館、講述中國古典愛情故事的丹江愛情塔/丹江雷峰塔。附近有懸崖秋千、叢林穿越、卡丁車、碰碰車等項目可供體驗。在這個半島上,既可以欣賞人文景點開展研學項目,也可以暢享親子時光。
【五大亮點介紹】游客朋友們,接下來我們將乘坐江畔小火車,繼續(xù)今天的游覽。其實,來到丹江大觀苑景區(qū),不得不提的便是景區(qū)獨具特色的五大亮點。景區(qū)第一亮點就是丹江水庫,它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華北人民的大水缸”;第二亮點是我們在觀音廣場朝拜的中原三面盛世觀音,每天定時顯圣,莊嚴肅穆;第三亮點就是我們一路所行走的萬米觀江走廊,曲折迂回,移步異景;第四便是這里底蘊深厚、博大精深的文化內(nèi)涵;這第五大亮點就當屬這里海陸空的立體化旅游交通體驗了。
【毛主席詩詞長廊介紹】現(xiàn)在我們左手邊是毛澤東詩詞長廊,墻壁上是毛主席自八歲開始寫下的詩詞、對聯(lián)、名句和名篇共149版。毛主席在1952年視察黃河時,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兒水來也是可以的”。由此,形成了南水北調的偉大構思。這里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由此建設了毛主席詩詞長廊。今天,來到水源地,我們不僅可以領略毛主席高瞻遠矚的智慧結晶,也可以感受毛主席詩詞給我們帶來的精神陶冶。
【丹江雷峰塔情況介紹】各位游客朋友,此刻,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丹江雷鋒塔前的小廣場,穿過前方的斷橋,就可以到達愛情勝地——丹江雷峰塔。據(jù)清雍正十三年碑載:“香嚴寺有二,俗稱上下寺”,以“上寺房子、下寺塔林”聞名于世。丹江雷峰塔就位于下寺塔林之中。今上寺猶存,下寺及其中的丹江雷峰塔已于1967年淹沒于丹江水庫之下,故而現(xiàn)復建“丹江雷峰塔”,為大家提供登高望遠、欣賞丹江秀水的絕佳去處。
【丹江雷峰塔講解詞】“丹江雷峰塔”聳立于丹江岸邊,四面環(huán)水,總高48米,由臺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上層層設觀景環(huán)廊,可飽覽丹江湖及景區(qū)全景。塔內(nèi)以“愛情”為主題,一層“姻緣忠貞?zhàn)^”,通過惟妙惟肖的雕塑群和彩繪壁畫展示“白蛇與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與范喜良、柳毅與龍女、董永與七仙女、牛郎織女”等中國古代愛情經(jīng)典;二至五層分別為“風雨廳”、“花語廳”、“雪影廳”、“月圓廳”,分層展示白蛇與許仙“天作之合”、“同舟共濟”、“忠貞不渝”的愛情畫卷;頂層“鴻福廳”將“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位清代帝王的御筆“?!弊謪R集一堂,可謂“龍福匯聚,福至萬家”。
(【直升機場介紹】各位游客朋友,剛才我們參觀了愛情勝地—丹江雷峰塔,現(xiàn)在我們沿觀江長廊前行,就來到景區(qū)直升機場,大家可以根據(jù)需要購票乘坐,可以俯瞰浩瀚丹江水庫,還可近距離與直升機來個合影。春節(jié)等重要節(jié)假日時開放)
【動感樂園介紹】各位游客朋友,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動感樂園,有卡丁車、碰碰車、網(wǎng)紅晃晃橋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體驗。
【天外飛石介紹】各位游客朋友,接下來,我們前往世界精英館參觀。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八角小廣場中央有一個巨石造型,取名“天外飛石”。“天外飛石”巨石懸空,搖搖欲墜,卻又緊緊相依,凝聚成一支在風中自由舞動的天然“奧運火炬”,宛若天外飛來。從不同角度遠遠望去,可以看到石頭上雕刻著風格迥異的“?!?/span>字,皆由不同時代書法家書寫,共同組成“五福”,代表“五福臨門”。
【世界精英館介紹】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世界精英館,世界精英館頂部是象征著和平、友誼、團結、圣潔的和平鴿,主體為地球儀造型,館內(nèi)主要以超級寫實塑像的表現(xiàn)形式,制作了世界政治軍事、科技經(jīng)濟、文化藝術三方面共計100位栩栩如生的人物硅膠塑像,原汁原味地再現(xiàn)精英們當年的風采,可以說是“攬五洲勝景、藏世界精英”。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到世界精英館內(nèi)參觀。
文博園背靠生態(tài)屏障采摘園,位于碧波萬頃、煙波浩渺的丹江水庫的北岸,三面環(huán)山,地理位置獨特,風景宜人。文博園的臨江環(huán)廊整體采用秀麗精美、清新淡雅的徽派建筑風格,總長達46米,也是觀看丹江水庫的最佳位置之一。
穿過石牌坊,可進入文博園內(nèi)參觀。首先,在園內(nèi)正中我們看到的是以國之重器王子午鼎為中心的圓形水簾。在鼎內(nèi)設噴泉,生生不息的丹江水就從巨鼎中噴涌而出,化作一層層圓形水簾,形成“高山流水”瀑布,喻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圓滿;外圍為楚文化精粹代表 “楚成語”碑刻、中國歷史文化名人杰出代表的“中原十大圣人”雕塑,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圖》壁畫、濃縮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的“長河文化浮雕”,以及中國文化核心元素--孝文化集中體現(xiàn)的新老“二十四孝文化浮雕”等文化名景,錯落有致、環(huán)列其中,人文氣息濃郁,處處彰顯對華夏文化經(jīng)典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是一座露天圖書館。
【花卉林果觀賞體驗區(qū)介紹】各位,現(xiàn)在我們右手邊是花卉林果采摘觀賞體驗區(q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里分布著大片的采摘區(qū)、觀賞植被區(qū),種植橘子樹、山楂樹、桃樹、杏樹、大櫻桃樹等各類果樹;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各類中藥材;紅花繼木、月季、木槿、銀杏等各類觀賞性植被。這既是為大家提供采摘、研學、休閑游覽的樂園,也是提高了森林覆蓋率、緩解了水土流失、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共同保護一湖清水送京津。歡迎各位在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來山上品嘗喝著礦泉水長大的各類果實 ,在花卉盛開的季節(jié)里來港灣里漫步,感受生態(tài)之美。
【中華歷史長河情況介紹】各位朋友,說話間,我們到達了中華歷史長河。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三皇五帝始文明,幾度盛衰到如今。中華歷史長河整體為漢代風格建筑,館內(nèi)以中華朝代傳承更迭為主線,自北向南,通過呈現(xiàn)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帝王及相關人物、場景壁畫、傳承脈絡圖等集中展示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可帶您穿越中華上下五千年,瞻仰古今中華偉人,感受華夏歷史的波瀾壯闊。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到中華歷史長河內(nèi)參觀。
【中華歷史長河講解詞】(倒序或者順序講解)我們自右邊通道進入中華歷史長河內(nèi)部,首先看到的是中國兩位大圣賢老子和孔子的相關故事壁畫。進入后可以清晰看到展館分布:首先是遠古時期的三皇五帝,左右兩邊共18個展廳,依次展示十七個朝代代表性帝王和中華民國領袖,最后為“江山多嬌”展廳,展廳按照北京毛主席紀念館設置。館內(nèi)中央為階梯式長河,河水自三皇五帝館盤古開天池涌出,層層遞落,匯至江山多嬌展廳,代表時間緩緩流淌和歷史傳承更迭。水池內(nèi)放養(yǎng)各種魚、烏龜?shù)炔煌N類的水生動物,預示上善若水、水生萬物。接下來我們進入三皇五帝館,看到的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三位人文始祖和黃帝、少昊、顓頊、堯、舜五位部落首領。其實中國朝代變遷可以用一首朝代歌概括:“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苯酉聛砦覀兙蛷挠沂诌叺南某箯d開始參觀,之后自水系中間的黑色踏石到達對面的商朝展廳參觀,然后到周朝展廳,之后再通過踏石到秦朝展廳,沿Z字形路線逐一參觀至最后的中華民國展廳。參觀過18個展廳后,我們在后方墻壁上看到的就是中國的歷史傳承脈絡圖,讓我們能夠更為直觀的了解中華文明歷史。接下來我們就到江山多嬌廳內(nèi)參觀,它是根據(jù)北京毛主席紀念堂設置,正中看到的就是毛主席的漢白玉雕像,左右兩邊油畫上展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他們都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過突出貢獻。旁邊還有毛主席語錄,在毛主席坐像兩側的后方是毛主席的兩首詩詞——《沁園春.雪》和《重上井岡山》,我們都可以欣賞一下。
游客朋友們,參觀完東區(qū),接下來我們的行程是回到中區(qū),穿過九龍橋,參觀美人魚、世紀龍、丹陽樓,最后結束游覽返回門口。
【美人魚介紹】各位游客朋友,在我們前方,大家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丹江魚塑像。丹江口水域遼闊,水生動植物品種很多,約150余種,其中各種魚類30多種,有銀魚、翹嘴魚、紅尾魚、鳡魚等。丹江魚塑像遠觀仿佛一條栩栩如生的武昌魚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游弋;定睛一看,又仿佛一位體態(tài)豐腴的妙齡少女披著長發(fā)在水中追波逐浪、自由前行。美人魚塑像充分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理念。
【世紀龍介紹】各位游客朋友,沿石階而上,前方就是世紀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欣賞到不同姿態(tài)的世紀龍。如果站在丹江岸邊遠看,它似飛騰在庫區(qū)邊的山巒之上;如果站在丹陽樓上俯瞰,它似要飛入浩瀚的丹江水庫;來到世紀龍腳下近看,它似撥云駕霧要遨游九天。世紀龍外觀形象逼真,氣勢恢弘、生動震撼。其實,世紀龍內(nèi)更是藏有“大千世界”。世紀龍內(nèi)將現(xiàn)代科技和傳統(tǒng)技藝完美結合,以地質、生物演變過程為主線,展示了神話海底龍宮世界、生物演變的三段歷程及現(xiàn)代海洋世界,體現(xiàn)不同地質年代的生物地貌特征。我們可以參觀神話龍宮;可以穿越時空來到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感受曾經(jīng)稱霸地球一時的各類恐龍生活、繁衍和殺戮的情景;還可以觀看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和現(xiàn)代人類在發(fā)展海洋科技中所取得的成就與輝煌等等。
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世紀龍內(nèi),一睹宮內(nèi)的神秘世界。【世紀龍講解詞】
【丹陽樓介紹】穿過世紀龍,沿著前方的山坡,我們將到達為大家展示“水文化”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該樓總高46.6米,總投資1200多萬元。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將楚國最初的都城“丹陽”淹沒在漫漫的丹江水庫之下,為紀念“丹陽城”,故又名“丹陽樓”。
【丹陽樓講解詞】各位游客朋友,丹陽樓到了,大家可以在此稍事休息,我先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在眼前的石牌坊大門上有一副楹聯(lián),上聯(lián)是‘舉世矚目水貫千山流北國合唱奉獻曲’,下聯(lián)是‘南水北調丹漢萬里到京津豪吟動地詩’,橫聯(lián)“功垂千古”,體現(xiàn)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宏偉與浩大;穿過石牌坊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拋家舍業(yè)四十萬移民遠走異鄉(xiāng)無他顧”,下聯(lián)是“故園尋夢八百里丹江日夜見證未了情”,橫聯(lián)是“舍家為國”,體現(xiàn)了淅川移民舍小家,顧大家,為國家,建新家胸懷全局的高尚風格。前方我們看到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主體有五層,在整體設計上,是以先秦時期楚國臺制的“層臺累榭”特征為主,一樓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二樓是移民館,三樓是歷代治水名人館,四樓是大禹館,五樓是丹鳳朝陽,同時五樓也是苑區(qū)的最高點,站在五樓外廊居高臨下,苑區(qū)秀景一覽無余。
來到丹陽樓門前,我們同時看到兩副對聯(lián):南水北調甘泉千里潤華夏,天河下界青史萬年銘偉功,引丹濟京偉績堪追大禹,降龍治水豐功不亞李冰。為我們總結的是“南水北調起宏圖,碧水青天映丹心”的主題。
進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基本概況介紹,大家可以簡單了解一下,后方的大型沙盤更為直觀的展示了中線工程的水源形成及調水的全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到沙盤上去了解。而在房間四周的展板上為我們大家展示的就是南水北調工程最早的提出及中線工程的論證實施過程。
來到二樓的移民館,正中看到的就是早期的淅川移民響應國家號召,舍家為國離開故鄉(xiāng)的場景再現(xiàn),左側擺放的是移民搬遷前使用過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右側展示的就是國家移民安置政策好、移民安居樂業(yè)的新村模型。
進入三樓歷代治水名人館,首先看到上方展示的是歷史上十二位治水名人的坐像及他們在水利方面所做出的杰出成就,房間四周展示的是京杭大運河、都江堰、引漳十二渠、靈渠四個中國著名水利工程的沙盤模型。
四樓大禹紀念館上方壁畫講述的就是大禹治理黃河水的傳說故事,還可以看到大禹的站像。大禹因成功治理黃河水患,受到萬民擁戴,成為帝王,可以拜拜大禹。五樓是整個苑區(qū)的最高點,觀景效果非常好,大家可以自由參觀,欣賞四面不同的美景。
各位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今天的行程即將結束。我們一路走來,不僅欣賞了丹江邊的秀美風景,還了解了淅川深厚的文化底蘊。非常榮幸遇見大家,有哪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我們會及時改進和提升。在此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歡樂、幸福美滿?。?/span>
謝謝!歡迎再次光臨!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