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鄉(xiāng)僻壤變莊園
“春上種的大白菜賣了8000塊,夏天長豆角又賣6000塊,現(xiàn)在這茬兒菜到年前,還能再賣萬把塊錢!” 11月12日,淅川縣上集鎮(zhèn)關帝村有機蔬菜種植基地,54歲的姚花蘭指著自己的24號大棚,臉都笑成了一朵花兒。
姚花蘭家4口人,上有70多歲的老母,下有上學的孩子,自己幾年前患腦血栓致殘后,一家老小全靠丈夫在建筑隊打零工維持生計,常為一頓飯發(fā)愁。
在關帝村,姚花蘭家不是個例。地處霄山腳下的關帝村,200多戶村民散落在霄山20多個溝溝岔岔里,路不通、水不通、電不通。作為深山區(qū)的深度貧困村,截至2017年底,仍有70戶194人生活在貧困線下。幾十年來,與世隔絕的關帝村民,如今正悄然變化:修路、架橋,出行不再難;打井、鋪管,清水送進戶;光伏發(fā)電、食用菌、有機蔬菜種植、農產品加工車間,群眾收入多元化……
“關帝村的變化,得益于包村幫扶領導楊縣長?!贝逯魅尾車姓f。
2016年2月,淅川縣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該縣建立縣四大班子領導“聯(lián)鄉(xiāng)包村幫戶”制度,組織5000名公職人員結對幫扶貧困戶。淅川縣縣長楊紅忠是關帝村的聯(lián)鄉(xiāng)包村縣領導,也是村內劉金華、姚花蘭、呂國軍等3戶貧困家庭的幫扶責任人。
“村里產業(yè)基礎弱、資源稟賦差。實現(xiàn)穩(wěn)定脫貧、逐步致富,發(fā)展產業(yè)是關鍵?!币环{研后,楊紅忠說干就干。
光伏發(fā)電項目一次投入、終身受益。2017年初夏,楊紅忠組織鎮(zhèn)村干群到安徽六安市考察學習后,支持關帝村先行先試。幾周后,裝機總量1100KW的4個小型光伏發(fā)電站成功并網,覆蓋村內全部貧困戶。作為國家級貧困縣,這是淅川歷史上首次“借光”賺錢!
貧困戶張須基算了一筆賬,他家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為5千瓦,年總發(fā)電量約6000千瓦時?!跋驀译娋W售電每1千瓦時0.3675元、同時獲國家補貼0.359元,這一年下來,增收4300多塊?!?/span>
關帝的“陽光”,照亮了淅川。在隨后的幾個月內,淅川共建成地面村級光伏電站104個、屋頂分布式331個,總裝機容量47兆瓦,全年電費收入6000萬元,帶動940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
10月,紅薯成熟季。
在楊縣長的協(xié)調下,一個總投資380萬元的農產品加工車間建成投產?!拔覀兗庸さ募t薯干,色澤鮮艷口感好,是綠色健康的食品?!闭凇按虬钡呢毨赳T玉梁介紹,過去,10斤鮮紅薯只賣10多塊,經過加工后,能賣20多塊。
“不僅是紅薯,村里的土豆、蘿卜、南瓜、豆角都能加工處理?!辈車姓f,如今的關帝村民收入多元化: 小龍蝦、黃粉蟲養(yǎng)殖效益可觀;百畝赤松茸、平菇、毛木耳長勢喜人;24個大棚種植的有機蔬菜,更是引爆了游人,樂壞了菜農……
11月初,關帝村還舉辦了觀光采摘活動,品相好、產量高的蔬菜瓜果,引來四方游客。“僅前三天,就成交22000多元的有機果蔬。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等全員上崗,做講解、當導購?!?貧困戶姚花蘭感激地說,昔日的窮鄉(xiāng)僻壤,如今變成美麗的莊園,有楊縣長幫扶的奔富路上,咱信心十足!
分享到: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