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丹江水流向千家萬戶
我省既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又是主要受水區(qū)。中線工程通水之后,總供水量的四成將留在河南,惠澤中原。
每一年,都將有37.7億立方米滔滔碧水,從總干渠迤邐而下,通過配套工程搭建起的安全通道,流向中原大地千家萬戶。
連起“水缸”和“廚房”
通俗地解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就是連接總干渠與受水水廠的“中間工程”。
由于各地水資源分布“貧富不均”,我省雖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卻同樣面臨干渴的威脅,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1/5。
能不能合理地分配可貴的南來之水?能不能安全地把水輸送到千家萬戶?上接總干渠,下連城市水廠的配套工程,如同一條“生命管道”,成為發(fā)揮南水北調工程社會效益的關鍵。
在我省,這條“生命管道”綿延1000公里,概算總投資150億元,通過總干渠的39座分水口,沿著配套工程管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南陽、平頂山、周口等11個省轄市市區(qū)和34個縣(市),這些地方的2000萬人從此可以喝上純澈、甘甜的丹江水。
以省會鄭州為例,通水后,工程對鄭州市年供水量為5.4億立方米,鄭州市區(qū)占近3億立方米,根據常莊水庫現(xiàn)有1700萬立方米庫容來算,等于多了近20個這樣的水庫。正在展翅奮飛的鄭州航空港區(qū)也將從中受益。
難不倒的“當代大禹”
南水北調工程,難!南來之水穿山越嶺到達受水城市,施工難點眾多;從總干渠到城市水廠的配套工程看似平常,實則十分艱巨。
長達1000公里的配套工程線路,涉及11個省轄市、34個縣(市),點多、面廣、線長,并多次穿越鐵路、公路、河流,交叉工程較多,施工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穿越工程、設計變更、城區(qū)段拆遷、管道監(jiān)造,難題層出不窮。
僅僅是把輸水管道放進管溝內,就有很多講究?!笆紫惹滓?0厘米厚的沙子作墊層,然后用平板振動器振平壓實后才能放入管道。此外在放置管道過程中,還要在管道接口處墊入橡皮圈,經過3次打壓試驗,確認不漏水后,再用水泥砂漿封好接口,這樣才算完成。”許昌縣17號分水口門線路配套工程施工負責人說。
南水北調是千秋偉業(yè),配套工程同樣要質量過硬。這些“當代大禹”,平日里都是些五大三粗的漢子們,此時卻拿出了拈針繡花的細心和耐心,一步一步攻克難關,鋪就安全的管道。
穿越工程和管材供應是配套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兩只“攔路虎”。為集中力量解決這兩大制約因素,省南水北調辦專門成立協(xié)調督導組,指導和幫助各省轄市加大協(xié)調力度,克難攻堅,以期早日實現(xiàn)配套工程與主體工程和城市水網的完美對接。
擋不住的火樣熱情
干線工程通水日益臨近,配套工程建設時不我待。
再多的困難也要嚴保工期!省委、省政府把配套工程建設擺在與干線工程同等重要的位置,統(tǒng)籌安排部署,配套工程與干線工程建設兩個戰(zhàn)場同時擺開,齊頭并進。
時已寒冬,但在各地配套工程的現(xiàn)場,都彌漫著火熱的建設熱情。
在鶴壁市107國道淇縣高村鎮(zhèn)高村段施工路段,過往車輛川流不息。在保證交通動脈暢通的同時,配套工程的穿越工程也必須快速推進。在國道下方距地面8米深的施工點,預制好的總共48米長的4節(jié)箱涵靜靜地躺在施工點上,隨著千斤頂?shù)陌l(fā)力,一節(jié)巨大的箱涵緩慢地向著國道“腹中”頂去……
不遠的將來,總干渠的清清水流,將順著這些配套工程,流向千家萬戶、沃野良田、工礦企業(yè),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大動力。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